节选自2025年5月24日院长姚期智先生在学院大学生学术交流日上的讲话

我们学院是2024年4月27日正式成立的,到现在已经差不多一年了。学院的设立初衷是聚焦人工智能(AI)及其相关领域,目标是建设成为与麻省理工学院(MIT)、斯坦福大学(Stanford)等世界一流名校同水平的人工智能学院。由于我们是从零起步,所以在成立之初,我们集结了清华大学现有的众多高端AI人才,聘任他们为兼职教授。从一开始,我们就为大家营造了一个卓越的学术环境,便于培养优秀人才、开展学术交流与研究。不过,我们最主要的期望还是在未来能够积极引进顶尖的年轻AI人才。我们计划在五年内完成招聘50名全职教授,这样我们就能在五年后真正拥有一所名副其实的国际标杆AI学院。过去一年里,我们非常高兴地成功招聘到了十位卓越的青年全职(助理)教授,他们中的大多数今天都在这里。我们的目标是与其他院系合力发展,我们希望把清华大学打造成一个人工智能的创新高地。

各位同学,大多数人可能都有读研究院的打算。我想借此机会谈谈培养高水平研究生的重大意义。除了大学本身就应该培养研究生外,在当今时代,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,培养研究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。自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才真正开始重建现代高等教育体系。在过去20年中,我见证了中国从中等教育到本科教育的巨大进步。可以说,我们现在拥有的是世界上顶尖的本科教育体系,而不是“之一”,而是真正的世界最佳。那么,我们未来的工作是什么呢?就是要做好研究生教育,一定要培养出高水平的研究生。从实际意义来讲,培养高水平研究生是人才培养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可能有人会问,难道我们不培养助理教授、正教授等吗?其实,当你完成研究生教育,获得博士学位,甚至完成博士后研究后,你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者。从那时起,“培养”这个词其实已经不太适用,只是为你提供一个环境。之后,大家各凭本事,也就不存在“培养不培养”的问题了。因此,对于大学来说,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到研究生阶段。

一个良好的研究生培养环境,还有另一个重要意义:它是我们国家留住高端人才、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。如果我们要成为一个现代化的、自立自强的科技和教育强国,那么人才培养链的这一环是不能有缺陷的。当然,我们可以有内部循环和外部循环,这都是很好的,但我们自身必须能够独立自主。我非常高兴地看到,我们不仅在本科教育方面已经做到了最好,而且在研究生教育方面,尤其是近五年来,不少大学已经能够培养出真正世界水平的一流博士毕业生。因此,我们今天在人工智能学院所做的工作,就是要延续这一发展势头,真正实现我刚才提到的目标。我相信,五年后,大家没有必要再去考虑一定要去国外顶尖的大学,因为我们在这里就能做得比他们更好。

接下来,我想谈谈我们人工智能学院的各个研究方向。清华大学在这方面得天独厚,因为我们拥有非常全面的学科体系。在当今时代,尤其是人工智能作为一种赋能科学,它确实是一个绝佳的载体。如果我们能拥有50名优秀的全职人工智能教授,他们不仅自己研究出色,还能带动我们的“AI+”学科发展。因此,在我们学院,我们不仅会研究本科阶段常见的基础AI核心方向,还会对“AI+”领域投入相当大的精力。具体来说,在核心方向上,我们会研究全新的理论和高效算法,还会涉及具身智能、底层AI计算架构等前沿领域。我们也会关注AI的安全与治理等新兴领域。同时,在“AI+”方面,我们会探索科学智能交叉应用,甚至还会研究未来的计算模型,比如光电计算、量子计算等。

TOP